发布日期:2025-08-04 19:51 点击次数:179
近期,国内知名面包品牌桃李面包因产品抽检不合格引发关注。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标称由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 “桃李迷你豆沙包”(生产日期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规格为 120g / 袋),经抽样检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 项目不符合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结果为 0.384g/kg,标准值为≤0.3g/kg,判定为不合格。这一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桃李面包也于 7 月 28 日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回应此次抽检不合格事件。
在致歉声明中,桃李面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次抽检结果,第一时间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自查,该批次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过程中馅料搅拌环节出现短暂参数波动,导致脱氢乙酸钠混入量超标。公司已立即对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处理,并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校准,同时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措施,确保后续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此外,桃李面包还承诺将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理,严格落实整改要求,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具有抑制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生长的作用,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合理使用可延长产品保质期。但根据国家标准,其在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 0.3g/kg,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此次桃李面包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脱氢乙酸钠含量超出标准值约 28%,虽然超出幅度不算特别大,但作为知名品牌,出现这样的问题仍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事实上,这并非桃李面包首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桃李面包曾多次因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问题登上食品安全抽检 “黑榜”。2024 年,该公司生产的一款 “手撕面包” 就因菌落总数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2023 年,其一款 “枣沙蛋糕” 也曾因脱氢乙酸钠超标被处罚。多次出现质量问题,也让部分消费者对桃李面包的品控能力产生质疑。
对于此次事件,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依法对桃李面包进行处理,并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桃李面包作为国内面包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门店遍布全国多个城市,此次抽检不合格事件可能会对其品牌形象和市场销量造成一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品牌一旦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从消费者反馈来看,不少人表示会暂时停止购买桃李面包的产品,等待其质量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后再做决定。也有消费者认为,企业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整改,建立长效的质量管控机制,真正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此次桃李面包抽检不合格事件,再次为食品生产企业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桃李面包而言,仅仅致歉和召回产品还远远不够,需要从生产流程、质量管控、人员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整改,重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