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20:39 点击次数:157
大家好!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咱们每天去菜市场、超市买食材,总觉得常吃的、看着新鲜的食物就安全,却不知道有些家常食物里,可能被不法商家悄悄加了硼砂—— 这种国家明令禁止的工业原料,既不是食品添加剂,也不能出现在餐桌上。不法商家盯上它,全因它能让食物口感更筋道、更 Q 弹,还能延长保质期,哪怕天热也不容易变质。但硼砂吃进肚子危害极大,长期食用会引发慢性中毒,短期大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结合 2025 年最新监管动态和各地抽检结果,有五种常见食物尤其需要警惕,今天就把这些食物的风险、识别方法和安全建议讲清楚,帮大家把好餐桌安全关。
五种家常食物高风险 硼砂添加要警惕
咱们常买的凉皮、腐竹、肉丸等食物,看似普通,却是不法商家添加硼砂的 “重灾区”。每种食物添加硼砂的目的不同,危害也有差异,需要逐一弄清识别要点。
1. 凉皮 / 米粉 / 肠粉:筋道耐煮可能藏猫腻
夏天吃凉皮、冬天嗦米粉,都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大家都偏爱那种筋道不烂、滑爽的口感。但如果买到的凉皮煮几分钟都不断裂,捞起来表面异常光滑甚至反光,就得多留个心眼 —— 这很可能添加了硼砂。不法商家往这类淀粉制品里加硼砂,就是为了让其更筋道、耐煮,还能延缓发酸,哪怕室温放置半天也不变味。2023 年广西梧州市抽检时,就发现多个凉皮摊位用含硼砂的水喷洒凉皮保鲜,不知情的消费者买回去食用,根本察觉不到问题。
长期食用含硼砂的凉皮,身体会逐渐出现慢性中毒症状,比如食欲减退、吃什么都没味道,体重也会不知不觉下降,初期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消化问题。识别安全凉皮有三个要点:正常凉皮有自然米香,闻着清爽;质地柔韧,不会过分滑溜或硬挺;若凑近能闻到轻微碱味,大概率含硼砂,直接放弃购买。
2. 腐竹与豆制品:颜色异常、弹性过强需留意
腐竹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泡发后炒、炖都很美味,很多人买腐竹只看 “是否干燥”“有没有碎”,却忽略了潜在风险。不法商家为让腐竹更有韧性、久煮不糊,还能延长保存时间,会在生产时掺入硼砂。2025 年江西宜黄县破获的案件中,查获的腐竹捏起来不易断裂,泡在水里还会让水质变浑浊,这和正常腐竹的特性完全不同。
选购腐竹时,别被 “好看” 的外表欺骗。首先看颜色:正常腐竹呈淡黄色或浅褐色,颜色不均匀,有自然光泽;若遇到颜色过白发亮或过黄均匀的腐竹,需提高警惕,这可能是硼砂调色的结果。再看质地:正常腐竹干燥易碎,拿在手里稍碰就可能断裂;若腐竹捏着有弹性、不易碎,还能闻到刺鼻怪味,肯定存在问题,不要购买。最后闻气味:正常腐竹只有豆制品的自然豆香,无其他异味。
3. 肉丸 / 鱼丸等肉制品:过分 Q 弹可能含风险
煮火锅、做汤、炸丸子时,肉丸、鱼丸都是热门选择,大家都喜欢咬着 Q 弹的口感。但正常肉丸的 Q 弹,是靠新鲜肉类和合理工艺实现的;若咬起来特别弹,甚至像嚼橡皮筋一样 “弹牙过度”,就得警惕含硼砂的可能。
不法商家会利用硼砂与肉类蛋白质反应生成凝胶的特性,让肉丸更 Q 弹,同时起到防腐作用,哪怕存放几天也不易变质。2023 年广西藤县查获的 5 批次含硼砂猪肉中,部分被加工成肉丸销售,不少消费者食用后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就医后才发现问题。
购买肉丸时,优先选择大型商超的速冻预包装产品,包装上必须有生产许可证(SC 标志) 和清晰的保质期,无这些信息的产品再便宜也不买。若买散装肉丸,可拿一个捏一捏:正常肉丸有弹性,但不会硬邦邦,松开手能慢慢恢复形状;若捏着特别硬,弹性过强,大概率含硼砂,直接放弃。
4. 粽子:粽叶过绿、糯米太黏要小心
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爱吃粽子,但有些看着新鲜的粽子,其实藏着硼砂隐患。不法商家往糯米里加硼砂,能让粽子口感更细腻,粽叶不易粘连在糯米上,还能延长保质期。2025 年柳州柳江区破获的 “硼砂粽” 案件中,商家通过网络采购硼砂掺入糯米,抽检发现硼砂含量严重超标,食用后存在极大健康风险。
选购粽子时,别被 “鲜绿粽叶” 误导。正常粽叶要么是自然黄绿色,要么是晒干后的暗绿色,煮后会变成深绿色,闻着有自然粽叶香;若粽叶颜色异常鲜绿,像刚从树上摘下一样,哪怕存放几天也不变色,大概率是用含硼砂的水浸泡过,不要购买。再看糯米:正常粽子的糯米黏糯但不粘牙,吃着有米香味;若糯米异常黏连,咬一口会 “抱团”,甩都甩不开,也可能含硼砂,需立即放下。
5. 饺子皮 / 面条:久煮不烂、弹性过强有问题
包饺子、煮面条时,大家都希望面皮有韧性,避免煮时破碎、坨在一起。但如果买到的饺子皮煮十几分钟都不烂,捞起来仍硬挺;或者面条能拉得很长却不断,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就得怀疑添加了硼砂。硼砂能与面粉成分反应生成类似 “面筋” 的物质,让面皮更劲道,还能延长保存时间,不少小作坊会采用这种违规手段。2024 年北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时,就发现部分小作坊生产的面条 pH 值异常偏高,检测后确认含有硼砂,这些面条流向市场后,很多消费者都没察觉异常。
购买饺子皮、面条时,优先选择正规商超的预包装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注生产许可证(SC 标志) 和保质期。若买现做的,可拿一小块面皮测试:正常面皮拉到一定长度会断裂,煮后会变软,吃着有面粉清香;若面皮能拉得很长,弹性过强,煮后仍硬挺,肯定含硼砂,不要购买。自己在家制作面食时,也可观察面团:正常面团延展性适中,揉制时容易成型;含硼砂的面团弹性过强,揉制时会感觉滑手,还不易擀平,遇到这种情况需警惕。
三种科学方法 快速识别含硼砂食物
避开含硼砂食物无需复杂仪器,利用家里常见工具和自身感官就能判断,三种方法记牢,买食材时多留意即可。
1. 感官检验法:看、摸、闻初步排雷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买食材时花几十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就能排除大部分问题产品。看色泽:猪肉表面若红得异常,像涂了油一样发亮;腐竹颜色过白或过黄,无自然光泽;粽子叶鲜绿得发亮,这些都是色泽异常的信号,直接放弃。摸质地:凉皮、面条煮后久不烂,捏着硬挺;肉丸捏着特别硬,弹性过强;腐竹捏着有弹性、不易碎,这些质地异常的食材,不要购买。闻气味:若食材凑近能闻到轻微碱味,或说不出的化学药剂味,哪怕价格便宜也不买,正常食材只有自然香味。
2. 简易检测法:pH 试纸帮你辨真伪
家里备些 pH 试纸,买散装食材时可派上用场,尤其适合检测表面涂抹硼砂的食物。将 pH 试纸贴在食材表面,等待 10 秒左右观察颜色变化:若试纸变蓝,说明 pH 值大于 7,食材呈碱性,很可能含有硼砂;若试纸颜色不变或呈弱酸性,大概率安全。需注意,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表面涂抹硼砂的食材,比如凉皮、猪肉;若硼砂掺在食材内部,比如肉丸馅料、粽子糯米里,试纸无法检测,此时仍需靠感官检验法判断。
3. 源头把控法:选对渠道、关注季节
购买食材的渠道至关重要,尽量选择大型商超、正规农贸市场,避开无资质的小摊贩、小作坊售卖的散装货,这类产品缺乏质量保障,违规添加风险极高。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必须查看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SC 标志) 和保质期,无这两项信息的产品,无论口感多好都不买。同时要关注季节:端午节前后的粽子、夏季的凉皮、冬季的肉丸,这些时令食材是不法商家添加硼砂的重灾区,2025 年广西来宾市就专门发布提示,禁止在粽子中添加硼砂,此时购买需格外留心,不图方便、不贪便宜。
误食含硼砂食物 正确处理 + 维权方法
若不小心买到含硼砂的食物,食用后出现不适,正确处理能减少伤害;若发现可疑食材,及时举报可避免更多人受害。
1. 误食后:立即停食、及时就医
若食用可疑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乏力、头晕等症状,首先要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然后尽快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务必带上剩余食物和购买凭证,方便医生检测判断中毒情况。需特别提醒,成人摄入 1-3 克硼砂即可中毒,婴幼儿致死量仅 5 克,硼砂毒性不容小觑,切勿认为 “吐完就没事” 而拖延就医,以免加重身体伤害。
2. 发现可疑食物:三种渠道可举报
若购买食材时发现某商家的产品存在问题,比如凉皮过分筋道、肉丸异常 Q 弹,除自身不购买外,还可通过三种正规渠道举报,让监管部门查处。热线举报:拨打全国统一投诉电话12315,清晰说明购买食材的地点、时间、产品情况,工作人员会记录并安排后续处理。网络举报:登录 “全国 12315 平台”,在线上传食材照片、购买小票等证据,留存记录方便后续跟进。现场举报:若在北海市,可将证据邮寄或送至海城区靖安路 1 号市场监管局第二办公区;其他地区可查询当地市场监管局地址,直接现场提交材料。
3. 法律保障:违规添加处罚严厉
很多人担心举报后无效果,其实法律对生产、销售含硼砂食物的行为处罚极为严厉。根据《刑法》第 144 条,生产、销售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可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处死刑。2023 年广西梧州市查获的 8 档肉摊经营者,因售卖含硼砂猪肉均被追究刑事责任;2025 年福建石狮某商家在馄饨馅中添加硼砂,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还被禁止从事食品行业。这些案例证明,举报并非 “多管闲事”,而是保护自己和他人餐桌安全的重要举措。
2025 监管加严 养成 “三看” 习惯更安心
近年来,尤其是 2025 年,各地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非法添加硼砂食品的打击力度,不少不法商家被查处,消费者餐桌安全更有保障。2024 年 9 月广西兴安县开展专项整治,抽检 25 批次猪肉,检出 2 批次含硼砂,涉案人员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广东清远查处了学校周边多家餐饮店,这些店家在肠粉中添加硼砂,现场查获含硼砂的米浆,店铺已被查封。福建石狮的馄饨馅硼砂案件、江西宜黄的腐竹硼砂案件,都是监管部门主动排查、严厉打击的成果。
但监管部门的努力仍需消费者配合,养成 “三看” 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避开风险。一看渠道:优先选择大型商超、正规农贸市场的食材,避开小摊贩的散装货。二看色泽:食材颜色过于鲜亮、怪异的不买,选择自然色泽的产品,比如腐竹选淡黄色、粽子叶选暗绿色。三看检测报告:购买豆制品、肉制品等易出问题的食材时,可要求商家出示检测报告,确认安全后再购买。此外,平时可关注当地市场监管局官方账号,他们会发布消费警示,比如近期哪些食材抽检存在问题,及时了解信息避开风险。
咱们每天吃饭,图的就是安全健康。别因一时图方便、贪便宜,购买到含硼砂的食物。食品安全无小事,只有自己多留心、会识别、敢维权,才能真正守护好 “舌尖上的安全”,让家人每天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上一篇:出生公证和出生纸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