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0 12:33 点击次数:71
#图文打卡计划#印度防长辛格在上合防长会议现场拒签联合声明,当着9国代表的面猛批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甚至要求上合组织给印度“一个交代”。 这场原被期待为“破冰之旅”的访问,瞬间变成莫迪政府精心策划的“外交砸场子”——战场打不过巴铁,就来中国的场子撒气?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踏上中国土地时,印媒曾高调宣称此行将“缓和地区紧张”。 然而会议刚开场,辛格便抛出一份火药味十足的声明。 他指责“某些国家将跨境恐怖主义作为外交工具”,话音未落,全场目光已聚焦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 辛格特意提到今年4月印控克什米尔的袭击事件,声称恐怖分子“从邻国渗透而来”,要求上合组织必须公开谴责。
当会议主席宣布进入联合声明签署环节时,印度代表团突然举起反对牌。 辛格以“声明弱化反恐立场”为由拒绝签字,导致上合成立18年来首次防长会议未能达成共识。 现场外交官透露,印度代表离场时“面无表情”,留下其余9国代表面面相觑。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莫迪政府的精算。 就在两个月前,印度空军两架“阵风”战机在克什米尔上空被巴基斯坦枭龙战机击落,巴军飞行员公开感谢中国制造的霹雳-15导弹“指哪打哪”。 战场吃瘪的印度军方,急需在外交场找回面子。
印度外交部早就备好两套剧本。 若上合同意在声明中谴责巴基斯坦,莫迪便可在国内宣称“外交胜利”;若遭拒绝,则借拒签塑造“不畏强权”形象。 印人党议员在社交媒体欢呼:“辛格让全世界看到印度绝不妥协! ”
辛格发言时特意强调“反恐不能有双重标准”,却对印度的双标操作闭口不谈。 巴基斯坦代表当场反击,揭露印度情报机构资助俾路支分离武装的证据,包括转账记录和训练营卫星图。 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刚被曝光在克什米尔强推《公民身份修正案》,导致当地恐袭事件激增47%。
当上合组织发布谴责以色列袭击加沙的声明时,印度火速切割关系,强调“未参与联署”。 转头却在上合会场要求集体谴责巴基斯坦,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讥讽:“新德里的逻辑比恒河水还浑浊。 ”
中俄代表的表现耐人寻味。 中国防长全程未直接回应辛格的指控,仅表示“恐怖主义需共同应对”,会议新闻稿更用“圆满成功”定性。 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一面称印度是“重要伙伴”,一面在联合声明草案中保留对巴反恐贡献的肯定。
印度媒体发现,会议茶歇时中亚五国代表集体绕开辛格。哈萨克斯坦防长私下对记者吐槽:“有人把会议室当成了宝莱坞剧场。 ”而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全程淡定,会后直奔中国军工展台,试坐新型防空系统操作椅的照片在伊斯兰堡疯传。
莫迪的“砸场”算盘暴露了印度的战略焦虑。 今年“印度制造”计划曝出230亿美元补贴打水漂,越南抢走苹果50%的耳机订单,连孟加拉国成衣出口都反超印度。 想靠外交碰瓷转移视线? 上合组织早看穿了这套把戏——去年印度拒绝参加反恐演习,今年阻挠中吉乌铁路融资,如今连联合声明都要拆台。
华盛顿的举动更让印度尴尬。 就在辛格拒签声明次日,美国务院高调宣布将向巴基斯坦出售F-16战机升级套件。 五角大楼的报告显示,巴军使用中国预警机指挥美制战机击落印军飞机的战例,已被写入北约教材。
印度网民在莫迪账号下刷屏“硬气”,但新德里智库CSIS的报告泼了冷水:中国占印度进口电子元件的68%、原料药的72%,拒绝上合合作只会加剧供应链危机。有印度商人晒出账单:因中印口岸通关延迟,每集装箱水果损失4000美元。
辛格回国时在专机上收到一份“礼物”——巴基斯坦电视台重播阵风战机坠毁视频,标题写着“感谢上海合作组织主持公道”。而那份缺了印度签字的联合声明,正以俄、中、波斯等九种语言向全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