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青海“光伏羊”破解高原生态之谜,震撼来袭!
青海“光伏羊”破解高原生态之谜,震撼来袭!

发布日期:2025-09-01 12:29    点击次数:179

光伏板下跑着一群羊,这事儿听起来新鲜。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里,羊群成了常客。

这些羊有个特别的名字——“光伏羊”。

它们不光在这儿吃草,还帮企业省下几百万元的除草费。

塔拉滩这地方,海拔将近3000米,以前是片荒漠,98.5%的地儿寸草不生。

2012年,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在这儿开建,荒漠上铺满了光伏板。

没过几年,人们发现光伏板底下开始长草,而且越长越密。

光伏板挡风遮阳,水分蒸发少了,风速降了一半,3年时间,植被覆盖率从零冲到80%。

草长得好本来是好事,可对光伏电站来说却成了麻烦。

草太高会遮住光伏板,影响发电效率。

到了秋天,干草还容易引发火灾。

企业试过雇人割草,成本太高。

后来有人提议,不如让牧民把羊赶进来吃草。

牧民正愁草场不够用,一拍即合。

华能青海分公司把近10万亩光伏牧场免费开放给周边村子。

每年6月到10月,牧民的羊群能随便进来吃草。

羊啃不干净的地方,牧民顺手把草割走,冬天还能当饲料。

企业不用再花钱雇人除草,牧民省了买饲料的开销,羊群成活率也高了。

现在共和县的光伏羊存栏量超过1万只,牧民一年能多赚392万元,企业节省400多万元成本。

羊粪落在地上,成了天然肥料,草长得更旺。

光伏板下的生态循环就这么转起来了。

海南州科技局局长谢康勇说,现在这些羊吃得太多,反而得控制体重。

光伏园区规划全部建成后,能养8万只羊,按55%的出栏率算,每年能多挣600万元。

这种“牧光互补”的模式,不光让企业和牧民双赢,还给荒漠化治理打了个样。

青海的探索证明,清洁能源和生态畜牧业能一块儿干,而且干得不错。

光伏板下面养羊,听起来像是个偶然的主意,可仔细一想,里头全是实打实的效益。

海南州现在打算把“光伏羊”做成品牌,让更多人知道高原上还有这么个绿色生意。

荒漠里铺光伏板,板上发电,板下养羊,草长好了,牧民钱袋子鼓了,企业成本降了。

这事儿没那么多大道理,就是怎么划算怎么来。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