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2 01:36 点击次数:97
在湘南的一处老宅翻新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毛主席80年前的照片,这张照片非常珍贵,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前言回顾:
2009年秋天,湖南汝城县外沙村传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当地的一户人家在修缮祖传的老宅时,在屋顶的最隐蔽处,发现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照片上写着拍摄日期是1929年6月19日,已经过去了80年。
消息一出,全国为之震动。党史研究机构得知消息后,迅速召集权威专家对照片的真实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公布后,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惊叹:这张照片不仅真实可靠,还填补了历史上的一个空白,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红军战士在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朱家老宅里发现了许多历史老照片。
当年毛主席在闽西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有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奇怪的是,这张照片怎么会被悄悄藏到了1000公里外的湖南汝城县?一位普通屋主把照片小心翼翼地藏在屋顶最隐蔽的地方,他是怎么得到这张照片的?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什么特别的联系?专家们说,这张突然重现的照片填补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空白,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红色故事?这张照片记录了毛主席在闽西和朱德总司令共同开创革命事业的场景,但为什么合影中却没有朱德的身影?这张照片里藏着太多未解之谜,让人忍不住去探寻。
一连串的问题接连浮现,一个个未解之谜正等着党史专家来解答。
外沙村位于汝城县境内
发现毛泽东旧照的屋主叫朱十弟。他是个普通百姓,以前当过兵,在外地的机械厂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早就回到了家乡,一直住在这里。他的父亲朱庶民是第一届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早年担任过汝城县文化科科长,后来在汝城县政协退休,于2011年10月去世。
单看这对父子的简历,和一代伟人毛泽东似乎毫无关系。可为什么一张被精心保存的毛泽东老照片,会被藏在他们家屋顶最隐秘的地方呢?如果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背景,就会发现这绝不是巧合。原来,朱十弟的祖父并非普通人,竟然是开国上将朱良才。
朱良才大校
朱良才生于1900年,湖南汝城县外沙村人。虽然家里条件好,生活富足,但他从小就同情村里的穷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积极投身革命。早在1925年,他就参与了当地的农民运动,虽然被逮捕过,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因为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1927年下半年是最危险的时期,但他毫不畏惧,10月间毅然加入了共产党。
1928年春天,朱德和陈毅带领南昌起义留下的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他们发动了湘南起义。朱良才的老家汝城县也积极准备,希望能加入这次起义。起义前,当地党组织派出了一名地下交通员,也就是朱良才,去联系朱德和陈毅。
朱良才全程参加了湘南的起义活动,后来又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那里遇见了毛泽东。朱德和毛泽东会合后,两支红军队伍合并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后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是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则是政治部主任。
井冈山红军第四军编排
好比金子总会发光,朱良才既聪明又有文化,再加上他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得非常坚决。当军部因为工作需要,在全军范围内挑选两名秘书长时,朱良才和谭政同时被选中。谭政成为了毛泽东的秘书,而朱良才则成为了朱德的秘书。
井冈山时期的红军虽然有分工,但军部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主要听从军长和党代表的指挥。简单来说,当时的军部其实就由6个人组成:毛泽东、朱德、王尔琢、陈毅、谭政和朱良才。这6个人可以说是红四军的核心人物,是整个部队的灵魂。
在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教导下,朱良才逐渐成长为红军的领导者。他曾经担任过连队的党代表和第3纵队第7支队的党代表。朱良才亲身经历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还见证了中央苏区的建立全过程。他还带领部队参与了中央苏区前后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早在1930年的第一次反“围剿”中,他就被提升为红9师的政治委员。
保卫战旧址位于黄洋界山上
红军的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长征时首次相聚,朱良才被调去第四方面军工作,担任政治部主任。因为他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遭到张国焘的忌恨,职位被降为教导团团长。后来他加入了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战斗。西路军不幸失败,朱良才与部队失散,他独自一人,伪装成乞丐,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党组织,最终回到了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华北军区政委和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朱良才和毛泽东早在1928年春天就已经认识了,他曾经担任过红四军军部的秘书,与主席的关系非常特殊,所以毛泽东的照片出现在他家里也是合情合理的。
照片里一共拍了4个人,这是从照片里看出来的。后来经过党史专家的研究,大家才确认,照片上的4个人分别是毛泽东(站在右边第二个)、陈毅(站在右边第一个)、朱良才(站在左边第一个)和谭政(站在左边第二个)。不过,在这张照片刚被发现的时候,大家只知道其中一个人,那就是照片屋主的爷爷朱良才,其他三个人的身份是后来经过很多次考证才确认的。无论是照片第一次被发现,还是最后确认了这4个人的身份,这个过程其实并不顺利,遇到了不少曲折。
老宅的屋顶年久失修,总是漏水。朱家决定在春节前对房屋进行维修。建筑工人登上屋顶,先取下所有的瓦片,然后开始撬下檩条,准备换新。一个细心的工人突然在主梁上发现了异常。凑近一看,他惊掉了下巴。原来主梁上方绑着一个非常精致的防水油布包。
大家都以为里面装的是宝贝,满怀期待地取下打开,结果发现里面并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两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大家失望之余,正准备把照片扔掉,这时房主的父亲朱庶民听说后,立即蹒跚着双腿跑到现场。
朱良才上将的故居外景
80多岁的朱庶民,为什么会对两张泛黄的老照片感兴趣呢?事情是这样的,当他听说这件事后,忽然想起了父亲朱良才生前交待过的一件事。原来,在朱良才上将去世之前,他多次向老家的亲戚朋友打听一张照片的下落,还特别强调这张照片对他非常重要。可惜因为时间太久远,再加上世事变迁,朱良才一直没能找到那张神秘的照片,最终在1989年遗憾离世。
朱良才上将的故居大门
年迈的朱庶民颤颤巍巍地来到现场,找到了被人遗忘在角落的旧照片。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张正是已去世20年的老父亲朱良才上将。面对这张历经80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的照片,朱庶民老泪纵横,立刻给在北京工作的弟弟妹妹打电话:“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父亲在世时找了几十年的老照片终于找到了。”
北京的弟弟和妹妹听说老家找到了爸爸的老照片,既兴奋又激动,立刻让妹妹朱筱秋赶紧回家看看。当看到藏在老宅顶棚里已经有80年的两张老照片时,朱筱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这些是爸爸和他的战友们在红军时期的合影。
朱良才的千金朱筱秋
仔细看着手里的旧照片,朱筱秋只认出了父亲朱良才,照片里的其他三个人她一个也不认识。她特别想知道那三个人的身份,但问了许多老家的亲戚朋友,却没人知道答案。
这时,她注意到照片下方用毛笔特别写的一行字。那串数字很容易看懂,说明照片是在1929年6月19日拍的。旁边还有一些字,可能是拍摄地点,但由于字迹有点模糊,又是繁体字,一时半会儿很难辨认清楚。
朱筱秋想了又想,突然有了个好办法:要想认出和父亲一起合影的另外三个人,还得从照片上的时间入手。按照父亲的履历,自从他上了井冈山,就一直在当红军,经常冒着敌人的炮火四处征战。朱筱秋觉得,只要查清楚1929年6月19日中央红军到底在哪儿、在干什么,就能推测出照片是在哪儿拍的,再顺着这条线索找下去,照片上其他人的身份说不定很快就能弄清楚了。
她决定把照片带回去北京核实一下。
没想到一查还真是惊人。在北京的朱筱秋的两位哥哥,朱新春和朱新民,都在人民日报工作,是经验丰富的媒体人。他们仔细研究了党史和军史,发现1929年6月19日对中央红军来说意义非凡。那天与红4军第二次进入福建和三次攻打龙岩有关。正是在这一天,由毛泽东、朱德、陈毅领导的红4军第三次占领了龙岩城。
红四军三打龙岩城纪念馆
红军“第二次入闽”和“三打龙岩”指的是什么?其实,为了在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在1929年3月和5月两次带领红4军进入闽西地区。第一次进入是在3月11日攻下了汀州城,并成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初步打开了闽西的革命局面;第二次进入则从当年5月下旬开始,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红军三次攻打龙岩城,分别在5月23日、6月3日和6月19日取得胜利。随后,红军又接连攻克了永定、白砂、旧县等地,彻底击败了当地的反动势力,形成了广阔的红色区域,极大地推动了闽西革命的新一轮高潮,初步建立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为中心,包括连城、长汀、武平等县的闽西革命根据地。
红军转战闽西的路线图
根据党史和军史的记录,结合照片中隐约可见的繁体字,朱新民、朱新春、朱筱秋兄妹三人推断,这张神秘的照片应该是红四军攻打龙岩城那天,在福建龙岩城拍摄的!
龙岩市
通过观察照片中人物的气质,考虑到当时红四军领导成员的构成,以及父亲曾担任过军部秘书的事实,再加上父亲生前回忆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朱家兄妹对照片中与父亲合影的人的身份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他们认为站在父亲右边第一位的可能是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而站在右边第二位的应该就是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
如果朱家兄妹的猜测是真实的,这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因为根据党史部门的资料,到这张神秘照片被发现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毛泽东1929年时的照片,也没有找到毛泽东在开创闽西根据地时期的照片。因此,有人认为那个时期毛泽东可能因为行军匆忙,没有拍过照片。但现在突然出现了这张照片,如果朱家兄妹的猜测属实,就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
朱家兄妹抱着大胆猜测、谨慎求证的态度,四处搜集了很多伟人的照片,仔细进行对比研究。越是研究,他们越觉得自己的推测很靠谱。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特意联系了陈毅元帅的长子陈昊苏,请他帮忙辨认这些照片。
陈毅的大儿子名叫陈昊苏。
拿到照片,陈昊苏一眼就认出了右边两个人:“毛泽东!陈毅!”为了确定照片中右边的人是不是自己的父亲,陈昊苏找出了家里珍藏的所有父亲照片,一一比对。除了衣服不同,其他地方一模一样。大家一起确认,照片中的第二个人确实是毛泽东。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照片里的第四个人很快被确认,他就是曾经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谭政。这一判断后来也得到了谭政大将家人的证实。
在朱家老宅的屋顶,人们发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出现了四位人物。经过多方考证,大家确认了他们的身份:右二的是毛泽东,右一是陈毅,右三是谭政,右四是朱良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照片中的毛泽东看起来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同时又显得非常沉着坚定,仿佛对一切都了然于胸,让人由衷佩服。
经专家确认,从右到左依次是陈毅、毛泽东、谭政、朱良才
朱家老宅意外发现了80年前毛泽东的照片,这个消息很快在红二代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赶去朱家,想一睹为快。这张照片非常珍贵,它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是革命先辈们在闽西龙岩集体拍摄的,记录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时刻。经过深思熟虑,朱家兄妹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
2010年9月20日,开国上将朱良才的子女朱新春和朱筱秋特意从北京赶到福建龙岩,将一幅极为珍贵的照片捐赠给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在捐赠仪式上,他们动情地说,虽然这幅照片是在朱家的老宅中发现的,并一直由朱家的长辈珍藏,但它记录了革命先辈的红色历程,理应属于整个国家。
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曾汉辉介绍说,这张拍摄于福建龙岩的照片,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来到闽西时的照片。照片中的4个人,都是当年从井冈山出发,后来转战到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的战友。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毛泽东36岁,朱良才29岁,陈毅28岁,谭政23岁。
既然这张照片拍摄于红军第三次攻打龙岩的那天,而朱德当时是红四军的军长,为什么照片里出现了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却没有军长呢?那次攻打龙岩的战斗非常激烈,红军从凌晨就开始行动,直到拂晓开始战斗,一直打到中午。他们为什么要在战斗进行中急着拍下这张照片呢?
根据朱家兄妹和谭政上将的后代等红二代的研究,这个谜底不久后也很快揭晓了。
红军在攻打龙岩的三次战斗中,朱良才曾是朱德的秘书,后来他离开了红四军军部,被提拔为第三纵队第七支队的党代表。而谭政,曾是毛泽东的秘书,此时已调任到第三纵队担任秘书。战斗结束后,红军成功占领了龙岩城。朱良才在城中遇到了谭政,两人互相庆祝战斗的胜利。
朱良才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红4军刚成立时,军部只有6个人。参谋长王尔琢已经牺牲了,另外5个人因为工作需要已经分散开来。现在战争越打越大,部队越走越远,说不定将来还会发展壮大。到时候,我们还能不能经常见到军首长还真说不准。不如现在龙岩县城条件好,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把军部成立初期还在的5个人都找回来,一起拍张合影留个纪念吧。
朱良才的建议得到了谭政的同意,两人立刻行动起来,很快就找到了军部,见到了党代表毛泽东和政治部主任陈毅。他们听了朱良才和谭政的想法,都笑得合不拢嘴,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于是高兴地合影留念。然而,这时军长朱德并不在城里,他已经出了城,正在给城外的部队布置下一步的军事任务,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了。
因为等不及朱德回来,他们四个人只好先去照相馆。因此,在红四军攻克龙岩城的当天,毛泽东、陈毅、谭政、朱良才一起拍下了这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