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88彩 > 新闻动态 > 生孩子退税该选当年还是次年?个税新政这样规定
生孩子退税该选当年还是次年?个税新政这样规定

发布日期:2025-09-11 16:38    点击次数:174

刚迎来新生命的家庭,在喜悦之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国家针对生育的个税优惠政策,究竟应该在孩子出生当年申请,还是等到次年再办理?随着2025年育儿补贴新政的实施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提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更加清晰。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规定,详细解读生育相关的个税优惠申报时间、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帮新手父母们精准把握政策红利。

政策核心:生育退税的时间窗口与扣除标准

要弄清楚生孩子退税的时间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中与生育相关的具体规定。目前,与生育直接相关的个税优惠政策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这项政策自2022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过一次标准上调,成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的重要举措。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的享受期限是“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这意味着只要孩子未满3周岁,父母就可以按规定享受这项扣除优惠。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的扣除标准在2023年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并且这一标准在2025年继续执行。以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满3岁计算,家庭总共可以享受72000元的税前扣除额度,相当于直接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

这里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专项附加扣除”与“退税”的关系。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税前扣除项目,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缴纳个税时可以先扣除这部分金额,再计算应纳税额。如果在平时预缴个税时已经享受了扣除,就不会产生退税;只有当预缴税款时未享受或未足额享受扣除,导致预缴税额高于实际应纳税额时,才需要在次年通过汇算清缴申请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在政策解读中明确指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与子女教育等其他专项附加扣除一样,在预缴阶段就可以享受。这一规定为纳税人提供了灵活选择的空间,既可以在当年及时享受优惠,也可以在次年补充申报,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两种选择:当年扣除更及时,次年补报有保障

面对生育退税的时间选择,纳税人其实拥有两种可行方案:当年预缴阶段扣除或次年汇算清缴时补充扣除。这两种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家庭情况。

当年扣除的优势在于可以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减少当期税负。根据政策规定,纳税人在婴幼儿出生后,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纸质《扣除信息表》将有关信息提供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就会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每月预缴个税时进行扣除。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生育时间较早的家庭,比如在年初或年中生育的情况,有充足的时间在当年剩余月份完成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在婴幼儿出生时及时将信息告知单位,也可以在当年内向单位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充扣除。例如,若孩子在2025年11月出生,父母在12月才提交扣除信息,单位可以在12月的工资计算中一次性扣除11月和12月两个月的额度,每个月2000元,共计4000元的税前扣除。这种补充扣除机制确保了当年生育的家庭即使稍晚申报,也能在当年享受到部分优惠。

对于年底生育或当年未及时申报的家庭,次年汇算清缴时补充扣除则是更合适的选择。政策明确规定,“平时发工资的预缴环节没有扣除的,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时补充申报扣除”。2025年最新的汇算清缴时间仍然遵循这一规定,其中3月1日至3月20日期间需要提前预约,3月21日至6月30日则可以随时办理。

这种时间安排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考量。例如,若孩子在2025年12月出生,父母可能来不及在当年完成申报,这时就可以在2026年3月至6月期间办理2025年度个税汇算时,一次性扣除12月的2000元额度。对于当年完全没有享受扣除的家庭,次年汇算时可以补扣全年应享受的24000元额度(2000元/月×12个月),从而产生相应的退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后,信息系统会自动按照提高后的标准计算应纳税额。对于在标准提高前已经按原标准填报的纳税人,此前多缴的税款可以自动抵减后续月份应纳税款,抵减不完的部分,同样可以在次年汇算清缴时继续享受。这一机制确保了纳税人不会因政策调整而错失优惠。

操作指南:三步搞定生育退税申报

无论选择当年扣除还是次年退税,纳税人都可以通过便捷的渠道完成申报。随着个税APP的普及,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线上完成,无需奔波于办税服务厅。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当年申报扣除的操作步骤

准备基础信息:需要提前准备好婴幼儿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如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等)。如果暂未取得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和居民身份证号,也可选择“其他个人证件”,并在备注中如实填写相关情况,后续取得证件后再补充更新。

提交扣除信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选择“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项目,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也可以将纸质《扣除信息表》提交给任职单位的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由单位在扣缴端软件中为其办理扣除。

查看扣除结果:提交信息后,可在次月查询工资条或通过个税APP查询预缴税款情况,确认扣除是否生效。如有问题,可及时与单位财务人员或税务部门联系。

次年汇算清缴的操作步骤

确认全年可扣除额度:在办理汇算前,先核对孩子的出生时间和全年可享受的扣除月份,计算出全年应扣除总额。例如,2025年5月出生的孩子,2025年可享受8个月(5月至12月)的扣除,共计16000元。

办理汇算申报:在2026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模块,系统会自动带出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如未填报过婴幼儿照护扣除,可在汇算申报页面点击“新增”按钮补填相关信息。

申请退税:填报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应退税额。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申报,并按照提示绑定本人银行账户。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退税款项将直接划入绑定的银行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纳税人在享受这项政策时,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证明资料,但需要留存备查相关资料,包括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这些资料的留存期限为5年,以备税务机关后续核查。

对于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纳税人,同样可以享受这项扣除政策。这类纳税人需要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除信息表》,并在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

常见误区与政策延伸解读

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家庭对生育相关的个税政策存在一些理解误区,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享受政策优惠。同时,了解相关政策的衔接与延伸,能让家庭全面把握育儿期间的税收支持措施。

误区一:只有母亲才能享受婴幼儿照护扣除。实际上,这项政策的扣除主体是婴幼儿的父母双方,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这种灵活的扣除方式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收入情况进行最优规划,比如由收入较高的一方全额扣除,以达到更大的减税效果。

误区二:孩子满3岁后就无法享受任何扣除。事实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与子女教育扣除形成了政策衔接。当婴幼儿年满3周岁后,纳税人终止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可按规定接续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而子女教育扣除的标准同样在2023年提高到了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覆盖从学前教育到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整个阶段。这种政策设计确保了家庭在子女不同成长阶段都能获得持续的税收支持。

误区三:当年未扣除就视为自动放弃。很多家庭担心错过当年申报时间就无法享受优惠,其实并非如此。政策明确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未在预缴环节享受或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在次年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这意味着即使当年完全没有申报,只要在次年汇算期内补充申报,仍然可以享受应得的扣除优惠,不会因为遗忘或信息滞后而错失政策红利。

从政策延伸来看,2025年我国在生育支持方面推出了更多利好措施。其中,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的育儿补贴,明确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这项政策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相互配合,从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两个维度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纳税人应当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税务机关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申报信息进行核查,对虚假填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有关规定处理。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务必如实填写信息,留存好相关证明资料。

温馨提示:把握时间节点,尽享政策红利

综合来看,生孩子相关的个税优惠既可以在当年申报扣除,也可以在次年汇算清缴时补充申请,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年初生育的家庭,建议在当年及时申报,尽早享受每月扣除的优惠;年底生育或当年未及时申报的家庭,则可以在次年3月至6月的汇算期内补报,同样能够享受全额扣除。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申报时间,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时间节点表:

婴幼儿出生当月:即可开始享受扣除

当年1-11月出生:建议当年申报,可在剩余月份补充扣除

当年12月出生:可在当年申报12月扣除,或次年汇算时申报

次年3月1日-6月30日:办理上一年度汇算清缴,补充申报未扣除的额度

随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税收优惠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发挥积极作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实施和标准提高,体现了国家对生育家庭的关怀与支持。作为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规定,准确把握申报时间,不仅能够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也是运用国家政策支持家庭发展的智慧选择。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个税政策可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大家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个人所得税APP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政策信息,或咨询当地税务机关,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养育孩子是一段美好的旅程,国家的税收政策将为您的家庭保驾护航,让育儿之路更加轻松顺畅。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